郑少秋个人资料
1970年加入TVB,开始主演电视剧、电影及发行个人唱片。1976年在《书剑恩仇录》中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三个角色。1978年,主演《倚天屠龙记》,饰演张无忌。1979年在武侠剧《楚留香》中的饰演“楚留香”。1991年在《戏说乾隆》中饰演“乾隆”广受关注。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造就此后香港股市及经济学界的独特现象,被称为“丁蟹效应”。2005年在香港红馆举行“郑少秋家传户晓演唱会”。2006年获颁香港乐坛荣誉大奖“金针奖”。2007年香港媒体评选“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郑少秋一人独揽七个经典角色,同年受邀主演香港回归题材史诗大戏《荣归》。2012年5月主演TVB悬疑剧《心战》,饰演“靳兆楠”。2015年主持TVB综艺节目《Sunday靓声王》。2016年10月26日,获香港演艺学院颁发荣誉院士,以认定他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就。2017年为庆祝入行50周年,举办《郑少秋半世纪.大时代世界巡回演唱会》。
郑少秋基本信息
中文名:郑少秋
原 名:郑创世
外文名:Adam Cheng
别 名:秋官 扮嘢秋 大侠秋 劲秋 香帅
国 籍: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47年2月24日(农历二月初四)
职 业:演员,歌手
经纪公司:嘉田传媒
代表作品:书剑恩仇录,楚留香,戏说乾隆,大时代,笑看风云,江湖奇侠传
星座血型:双鱼AB
郑少秋老婆:官晶华
郑少秋女儿:郑欣宜
郑少秋早年经历
郑少秋1947年2月24日出生(农历二月初四),原名黄可中,后随继父姓改名郑创世,广东台山人。父亲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
少时的郑少秋未走其父亲眼中读书的“正途”,却对表演情有独钟,16岁便投考演艺培训班。1963年开始,郑少秋先后考入大喜、同文演员训练班及南国实验剧团第四期训练班,取艺名为郑伟雄。其间,郑少秋曾跟随恩师良鸣(时任香港话剧团长)学习表演,并在荔园话剧团演出。1966年,郑少秋考入邵氏南国实验剧团第五期培训班,过了段临时演员的生活。1967年的一次机会,郑少秋代表尖沙咀街坊福利会参加香港话剧比赛,以其主演的话剧《手足情深》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该剧也获得“最佳戏剧奖”。这个奖项对郑少秋的意义重大,也因为该奖项让他得以展开期待已久的明星生涯。在话剧比赛的庆功会上,香港坚城影业公司的老板关志坚相中了郑少秋,于是时年只有20岁的郑少秋由其母亲(当时香港法定成年年龄为21岁)代他签了第一份演艺合约。
郑少秋演艺经历
粤语片时期
1967年,郑少秋在加入坚城影业公司之后,拍了第一部由他担任男主角的电影《黑杀星(黑煞星)》,该片女主角系当年红星“影迷公主”陈宝珠,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当了电影明星之后,郑少秋在各方面的花费远超他的薪水,幸好有其母亲无怨无悔的支持,希望他能在演艺事业上从此平步青云。然而,不久国语片兴起、粤语片式微,签下5年粤语片长约的郑少秋因为与公司合约的关系不能参与其他的演出,此时又碰上其父亲过世,这段时间郑少秋渡过了人生的低潮期。
加盟TVB
竭力奋起的郑少秋曾与朋友散伙做过小买卖,之后依仗“电影明星”的光环及清亮的歌喉,经艺人魏平澳保举到歌厅唱歌。这期间,郑少秋认识了艺人陈齐颂、杜平等人,并经由他们引荐,于1970年正式加入了香港无线电视台(TVB),主持《弦韵寄心声》音乐节目,后TVB监制蔡和平见到郑少秋在节目中的上佳表现,约请他在综艺节目《欢乐今宵》中表演。
1971年,郑少秋主演了他的首部电视剧《冷暖亲情》,并于同年获得TVB“最有前途新人奖”。
1973年,郑少秋主演电视剧《烟雨蒙蒙》(TVB历史上首部彩色长篇电视剧),饰演男主角何书桓,并主唱该剧同名主题歌(这也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首电视剧主题歌),奠定了其小生地位。
1976年,TVB开拍《书剑恩仇录》,此剧为TVB拍摄的首部金庸作品,众多一线小生争夺陈家洛一角,成为娱乐新闻焦点。当时郑少秋与肥肥(沈殿霞)等艺人正在外国登台表演未获知消息,因此未参与其中。TVB总经理助理梁淑怡(周梁淑仪)鉴于郑少秋公认古装扮相出色,而力荐郑少秋主演;而著名监制王天林(王晶之父)更亲点郑少秋同时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三角,《书剑》主角最终花落人在外国的郑少秋。郑少秋本将再去东南亚其它国家登台,获公司通知后赶回香港拍摄《书剑》,一人分饰三角。当时罗文已灌录主题歌,肥肥建议并帮忙争取演唱主题歌的机会,以补偿未能出国演出的经济损失。96集的《书剑恩仇录》播放后热潮席卷香港和新加坡,郑少秋从TVB一线小生一跃成为香港电视圈首席小生,梁淑怡(周梁淑仪)则被香港媒体称为“郑少秋的伯乐”。
1977年,王天林执导TVB首部古龙作品《陆小凤》,王导爱将郑少秋客串叶孤城,由此奠定大侠地位。“大侠秋”的称号自此传开。郑少秋为该剧演唱的主题歌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8年,TVB拍摄《倚天屠龙记》,郑少秋饰演张无忌,汪明荃饰演赵敏、赵雅芝饰演周芷若、陈玉莲饰演小昭。《倚天》红透香港,由于剧集结局悲惨而遭到无数投诉,在香港观众的强烈要求下,TVB加拍喜剧结局,《倚天》成为香港历史上首部应观众要求而改拍结局的电视剧。金庸先生曾题字赠予郑少秋:“荧屏侠士,飒飒英风,家洛无忌,入人梦中”。郑少秋为该剧演唱的主题歌亦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9年,TVB受到丽的电视台(亚视前身)的挑战,收视率低迷。TVB制作组高层林赐祥紧急动员开拍古龙名著《楚留香》以夺回收视。郑少秋临危受命饰演楚留香,全台精英集体上阵,从决定拍摄到第一集播放,仅仅用了10天时间。65集的《楚留香》一举为TVB夺回收视,其拍摄进度之快也成为香港电视剧历史上广为津津乐道的奇迹。该剧1982年初在台湾播放,引起万人空巷的巨大轰动,香帅旋风席卷全岛,掀起了宝岛史无前例的收视狂潮,收视率高达70%。古龙先生曾说:“台湾人只知郑少秋而淡忘了古龙,仿佛楚留香本身就是郑少秋。”郑少秋因为拍摄此剧过于疲劳患上肝病,拍完剧集后即住院养病。之后郑少秋还曾主演过几部楚留香系列剧,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的《香帅传奇》,郑少秋再次出演楚留香,该剧亦成为当年台湾收视之冠,在内地的收视率也屡创新高。
1980年代,郑少秋往返香港和台湾,主演数部电影和电视剧。期间,郑少秋同时“抢手”于香港“无线”和“亚视”两大电视台。其间,郑少秋主演过《名剑》、《蜀山-新蜀山剑侠》、《昨夜之灯》、《午夜兰花》、《情人看刀》、《天罗地网》、《忠义群英》等电影;主演过《流氓皇帝》、《飞鹰》、《夹心人》、《屈原》、《誓不低头》等“无线”剧集,主演过《诸葛亮》、《上海风云》等“亚视”剧集。
大侠秋由来
郑少秋的事业发展,在七十年代中期达到第一个高峰。1973年—1976年,郑少秋共主演电视剧14部,成为TVB最多产的小生之一,并包揽了所有主演剧集的主题歌,且连年获得“十大电视明星奖”。
1976年,TVB开拍首部金庸作品《书剑恩仇录》,郑少秋被钦点同时饰演陈家洛、乾隆、福康安三角。郑少秋为该剧集演唱的同名主题歌亦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7年,郑少秋在王天林执导的TVB首部古龙作品《陆小凤》中客串叶孤城,由此奠定大侠地位。“大侠秋”的称号自此传开。
1978年,郑少秋拍摄《倚天屠龙记》饰演张无忌,他为剧集演唱的主题歌入选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79年,TVB开拍古龙名著《楚留香》,郑少秋饰演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盗帅”楚留香。
两岸三栖
1992年,《戏说乾隆》作为第一部在内地播放的郑少秋剧集,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四爷”、“乾隆”几乎成为郑少秋在内地的代名词,该剧不仅让内地观众认识了郑少秋,也开创了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先河。
1992年的《大时代》,郑少秋饰演性格极端的丁蟹(该角色曾被评为“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第一名),强有力地证明了郑少秋的演技,并且真真假假地在香港股市形成了“丁蟹效应”(“秋官效应”),连外国的股评家都专门撰文探讨这个香港独有的现象。
1993年以后,郑少秋陆续为TVB拍摄了《笑看风云》、《天地男儿》、《新上海滩》等多部大制作长剧,这些剧集均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并在内地多次播放。除了TVB剧集外,郑少秋还主演了“亚视”的《世纪之战(大时代2000)》,并主演了《江湖奇侠传》(包括上部《木兰秋菊》和下部《龙凤恩仇录》)、《神捕》等台湾电视剧。1998年开始,郑少秋先后受邀主演了内地电视剧《清明上河图》、《流星·蝴蝶·剑》、《千古风流一坛醋》等。
200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郑少秋受李少红导演之邀主演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香港回归十年历程的史诗性电视剧《荣归》。
2009年,在海峡两岸正式开放影视合作政策之后,郑少秋受邀主演祖国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湾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该剧获得“001”号入台拍摄许可证,开启了海峡两岸电视剧合作的新模式。
2007年,香港媒体评选出“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郑少秋一人独揽七个经典角色,位列第一。到了今天,郑少秋仍然年年有新剧,年年男一号,同时还担负起为TVB带新人的责任(香港媒体说“TVB经常扯着秋官的裙角盖其他人”),有人称阿姐是TVB的“镇台之宝”,而秋官是TVB的“救急法宝”。
郑少秋在表演方面的成就早已有目共睹,然而他的歌唱实力与他的表演功力实乃不相上下。自1971年发行首张个人唱片《爱人结婚了》以来,郑少秋已经发行过57张个人粤语或国语歌曲专辑,收录了其主唱的449首歌曲(不包括重复的、纯音乐、以及未收录在专辑中的单曲及主题曲)。早在1984年,郑少秋就在香港红馆举行过首场个人演唱会。郑少秋的多张唱片荣获香港“白金唱片奖”或“金唱片奖”,其中《倚天屠龙记》、《誓要入刀山》、《楚留香》、《轮流转》、《做人爱自由》等歌曲入选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郑少秋先后有几十首歌曲打入过香港相当具有权威性的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郑少秋演唱的《笑看风云》更是在“中文歌曲龙虎榜”上蝉联数周的排行冠军。2000年,郑少秋参加《辉黄2000群星金曲回响》演唱会。2005年,郑少秋加盟《金曲情牵半世纪》演唱会,压轴表演并与众歌星同台演唱“香港市歌”《狮子山下》,受到好评。2006年,第29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郑少秋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进一步肯定了他歌艺纵横的实力和对乐坛的贡献。
2011年至2013年,秋官多次到内地参加综艺节目,如《舞林大会》《舞出我人生》等,其歌舞才艺得到一致认可。
2015年2月15至11月29日,与汪明荃、林晓峰合作主持TVB综艺节目《Sunday靓声王》(Sunday Song Bird),共35期。11月19日,在TVB48周年《万千星辉贺台庆》率领48位男女艺员表演大型歌舞“劲秋靓声王”。
2016年1月,郑少秋与莫文蔚演唱电影《美人鱼》宣传曲《世间始终你好》;2月8日,郑少秋携手《戏说乾隆》剧组亮相江苏卫视春晚,演唱歌曲《问情》。 10月16日,参加《星光熠熠耀保良2016》演唱会担任司仪,并演出“劲秋巨献三重奏”“秋官伊人舞翩翩”两个项目。2016年10月26日,在香港演艺学院获颁发荣誉院士,以表扬他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
2017年2月28日,郑少秋作为第一代金庸大侠受邀参加香港金庸馆开幕仪式。2017年5月起,为庆祝入行50周年,举办《郑少秋半世纪.大时代世界巡回演唱会》。9月,参演电视剧《将夜》,饰演书院的开创者与举世最强者-夫子。
艺坛长青
一个艺人,演艺事业能够长久不衰,必然有其原因,郑少秋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拍戏中受伤,他仍坚持带伤上阵,不肯用替身;为了在古装戏里衣带流转得灵动飘逸,他可以在镜前不断练习长达半年;为了扮演角色的神态切景,他可以深夜背诵台词寻找感觉。拿唱歌来说,郑少秋在推出其首张国语专辑《天大地大》时,虽已累积了数十年的歌唱功力,普通话也已讲得颇为流利,但郑少秋仍然保持着一个完全新人的态度,一字一句,用心琢磨,以臻满分。郑少秋严谨的敬业态度,令制作人大为赞佩。也正因为这些,郑少秋才能成为屹立艺坛的长青树。有人说郑少秋是位天生的演艺者,一出场便叫观众击节叹赏,只要他一亮相,观众的眼睛总会不可避免地被他锁定;也有人说郑少秋举手投足间都凝聚着他表演生涯的神髓,飘逸着东方审美意趣的神韵;更有人说郑少秋演艺的积淀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观众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份精神财富。
郑少秋电视剧
2017将夜饰演夫子 导演杨阳 主演陈飞宇, 宋伊人, 陈震
2012心战饰演靳兆楠 导演戚其义 主演何傲儿
2010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吴夲大陆CCTV30
2009桌球天王游一桥香港TVB20
2008书剑恩仇录乾隆大陆40
2007荣归李国凯大陆33
2006潮爆大状蒋文滔香港TVB20
2005御用闲人高升香港TVB20
2004楚汉骄雄刘邦香港TVB30
2004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大陆CCTV29
2004千古风流一坛醋房玄龄大陆30
2004血荐轩辕凌峰=宇文峰香港TVB37
2004红杏劫夏子谦香港TVB1
2003流星蝴蝶剑孙玉伯大陆40
2003非常外父丁贵妹香港TVB20
2000世纪之战丁野香港ATV40
1998神捕佟林台湾飞腾55
1997江湖奇侠传雍正台湾飞腾60
1996新上海滩于镇海香港TVB40
1996天地男儿徐永邦香港TVB65
1995男人四十一头家杨仲德香港TVB20
1995香帅传奇楚留香台湾台视44
1994笑看风云黄天香港TVB40
1993戏说乾隆续集乾隆台湾飞腾40
1992群星会叶孤城/朱锦春香港TVB1
1992大时代丁蟹香港TVB40
1991戏说乾隆乾隆台湾飞腾41
1990刺客列传荆轲/豫让/聂政/专诸台湾飞腾40
1990代代平安李国全香港ATV65
1989望父成龙高天赐香港ATV20
1989上海风云马啸天香港ATV30
1989决战皇城高寒星香港TVB20
1988七情十三篇-着迷谢祥朗香港TVB1
1988七情十三篇-牢袁崇焕香港TVB1
1988大都会郑世昌香港TVB5
1988誓不低头谢文武香港TVB28
1987杜心五杜心五香港TVB18
1986黄大仙黄大仙香港TVB18
1986屈原屈原香港TVB3
1985诸葛亮诸葛亮香港ATV40
1985楚留香新传楚留香台湾飞腾41
1983夹心人江君政香港TVB20
1982双面人康存礼/庄云峰香港TVB10
1981富贵荣华林尚富香港TVB20
1981飞鹰丁岚香港TVB20
1981烽火飞花汪东原香港TVB20
1981流氓皇帝朱锦春香港TVB20
1980执到宝黄泉(客串)香港TVB3
1980轮流传卢正香港TVB28
1980男人之家老齐天香港TVB13
1979楚留香楚留香香港TVB65
1979难兄难弟司马祥香港TVB7
1979天虹韦政立香港TVB85
1979鸿运当头红莲子香港TVB1
1978一剑镇神州离垢居士(客串)香港TVB3
1978父子乐邱领邦香港TVB13
1978倚天屠龙记张无忌香港TVB26
1978今夕团年话将来
香港TVB1
1978大亨徐绍良香港TVB85
1977陆小凤之决战前后叶孤城香港TVB8
1977一屋两伙三人行阿祖(客串)香港TVB2
1977大报复陈广胜/黄力/魏神父/吉田幸夫/元灏正博士香港TVB67
1977民间传奇-江山美人正德皇帝香港TVB5
1976唔驶问阿贵阿贵香港TVB23
1976书剑恩仇录陈家洛/乾隆/福康安香港TVB100
1976民间传奇-宝莲灯刘彦昌香港TVB3
1976民间传奇-三笑唐伯虎香港TVB4
1976民间传奇-步飞烟赵象香港TVB1
1976民间传奇-宋景诗宋景诗香港TVB2
1975民间传奇-紫钗记李益香港TVB4
1975民间传奇-洛神曹植香港TVB8
1975民间传奇-拉郎配李玉香港TVB2
1974民间传奇-三司会审玉堂春王景隆香港TVB1
1974死亡日记
香港TVB2
1974乌龙剑客(客串)香港TVB3
1975爱-乞丐
香港TVB1
1975爱-爱之所种
香港TVB1
1975爱-秋恋
香港TVB1
1973情场战场
香港TVB4
1973大江东去黄雄香港TVB30
1973烟雨蒙蒙何书桓香港TVB20
1971冷暖亲情程思俊香港TVB31
郑少秋获奖记录
2015 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5”最佳节目主持奖 Sunday靓声王 (获奖)
2015 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5”最受欢迎经典剧集奖 大时代 (获奖)
2015 “星和无线电视大奖2015”我最爱TVB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Sunday靓声王》 (获奖)
2015 “星和无线电视大奖2015”最喜爱演员、明星奖 (获奖)
2012安徽卫视亚洲偶像常青艺人奖
2012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香港45周年乐坛贡献荣誉大奖
2006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
2006星岛集团演艺家年奖“我最喜爱舞台剧演员”铜奖舞台剧《天之骄子》
2003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银禧荣誉大奖”
1996《壹周刊》十大最受欢迎电视艺员第六位
1995TVB劲歌金曲总选“杰出表现奖”银奖
1995TVB劲歌金曲第一季季选十大歌曲歌曲《笑看风云》
1995TVB十大风云人物
1993TVB十大翡翠经典人物电视剧《大时代》丁蟹
1993《大众影视》最受欢迎台湾男艺人电视剧《戏说乾隆》
1986《明报电视》十大男艺员第四位
1984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夹心人》
1984《银色世界》十大男明星
1983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奖歌曲《黄帝子孙》
1983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富贵荣华》
1983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蜀山》
1983台湾三家电视台台湾最受欢迎影视歌明星奖第一位
1982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奖歌曲《富贵荣华》
1982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唱片《欢乐年年》
1982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唱片《飞鹰》
1982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烽火飞花》
1982《银色世界》十大男明星
1982《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81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奖歌曲《做人爱自由》
1981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歌曲《做人爱自由》
1981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流氓皇帝》
1981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轮流传》
1981泰国电视台泰国十大电视艺员
1981《银色世界》十大男明星
1981《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80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奖歌曲《轮流传》
1980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歌曲《轮流传》
1980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楚留香》
1980《华侨晚报》十大歌星
1980《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9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奖歌曲《楚留香》
1979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歌曲《楚留香》
1979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唱片《一剑镇神州》
1979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欢乐年年》
1979《银色世界》十大男明星
1979《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8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歌曲《誓要入刀山》
1978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歌曲《倚天屠龙记》
1978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唱片《陆小凤》
1978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白金唱片唱片《倚天屠龙记》
1978《银色世界》十大男明星
1978《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7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唱片《欢乐年年》
1977《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6《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5《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4《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3《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71TVB最有前途新人奖
1971《华侨晚报》十大电视明星
1967全港话剧比赛“最佳男主角奖”话剧《手足情深》
郑少秋个人生活
1974年郑少秋与沈殿霞相识,1984年,戏校毕业的官晶华在与郑少秋主演的《楚留香新传》中两人相识。
1985年郑少秋与沈殿霞正式结婚。1987年郑少秋女儿郑欣宜出生,次年沈殿霞与郑少秋离婚。
1989年,官晶华与郑少秋步入婚姻殿堂,正式注册结婚,并育有女儿郑咏恩、郑咏曦。
郑少秋老婆官晶华基本资料
官晶华,1964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台湾复兴戏剧学校,郑少秋的第二任妻子。
1984年,戏校毕业的官晶华在郑少秋主演的《楚留香新传》里饰演一个重要角色。共同拍戏的日子,官晶华疯狂迷恋上了郑少秋,郑少秋也情不自禁,两人开始了“秘密恋情”。
1989年,官晶华与郑少秋步入婚姻殿堂,正式注册结婚。
郑少秋老婆官晶华图片
中文名官晶华
国 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台湾
出生日期1964年09月03日
职 业演员
毕业院校台湾复兴戏剧学校
身 高1.61米
血 型A型
郑少秋老婆官晶华与其认识过程
官晶华和郑少秋在1984年拍摄《楚留香新传》时一见钟情,郑少秋一度决定放弃这段感情,并在不久后和时任女友沈殿霞结婚,试图以婚姻对两人关系做个了断,但终告失败。沈殿霞发现两人仍藕断丝连后主动提出离婚。
1988年,郑少秋和沈殿霞离婚,郑少秋将全部财产留给沈殿霞和女儿郑欣宜,带着仅剩的几千元远走台湾。1989年,郑少秋回到香港和官晶华注册结婚。婚后,郑少秋在外打拼挣钱,养家糊口,官晶华在家相夫教女,20年来除了陪伴老公外出工作外鲜少交际应酬。
2007年-2008年,沈殿霞生病住院期间,官晶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有香港媒体称官晶华不让郑少秋探望前妻和女儿,但该说法随即而由沈殿霞和郑少秋的女儿郑欣宜在不同场合进行了澄清:
“…… 最想不到是二个妹妹(郑少秋和官晶华的二个女儿)都好疼我,可是偏偏有传媒说二个妹妹好恨我,事实上二个妹妹好乖、她们在中秋节都有送果篮给妈咪(沈殿霞),就算爸爸现在的太太,我叫她做Aunt,我们一起去吃饭,她和二个妹妹都好大方,会关心妈咪的情况,又担心我要承受很多压力,叫我有需要便到她家玩和聊天,其实爸爸都好疼我,他怕我顶不住,经常提醒我要小心自己身体。”
郑少秋女儿郑欣宜基本资料
郑欣宜(Joyce Cheng,1987年5月30日-),香港歌手、演员,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籍贯中国广东台山,是香港著名电视剧演员郑少秋与电视节目主持沈殿霞所生的女儿,本身是学生,也不时亮相香港的电视节目和商品宣传。郑欣宜以往最备受瞩目的是她的体重,修身成功后更成为2003年修身堂的瘦身代言人。2008年正式加入TVB成为一位演员,2011年出版首张个人专辑《有故事的人》,同年推出第二张专辑《故事的配角》。
郑少秋女儿郑欣宜图片
中文名:郑欣宜
外文名:Joyce Cheng
别 名:欣宜
国 籍:加拿大
民 族:汉
出生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温哥华
出生日期:1987年5月30日
职 业:歌手、演员
毕业院校:女皇大学、怀雅逊大学
经纪公司:星浪潮明星经纪公司
代表作品:《毕打自己人》、《想飞》
父 亲:郑少秋
母 亲:沈殿霞
血 型:A
体 重:5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