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只有一米六的鲁妮,一直坚持食素,平时出现的样子,总是柔弱得让人心疼。而在角色里,她可以出挑地表现阴郁、张狂,或是浅浅一笑,但鲁妮·玛拉可不愿意被做任何定型与归类。“在角色间转换的感觉很独特,有时我甚至觉得发生在角色身上的事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了。所以,让我从一个角色跳转到另一个真的很难。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任何时候一旦我完成了什么,我就希望下次可以变得不一样。因为一旦你从其中抽离出来,你就必须去发现新的东西。”
鲁妮·玛拉不是故意想让自己很独特,其实早在成名前,她一直就给人难以捉摸的印象。“上中学的时候,别人觉得我高傲自大,因为我不大跟别人说话。但这是因为我胆小又害羞,而且我又超级冷静,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虽然我知道别人是怎么想我的,可我真想告诉他们,‘你们都错了,我人好着呢!’”
现在,鲁妮照旧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作为一名演员,她根本不会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形象。她很少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不愿意与其他明星频繁应酬,更不会与粉丝假装十分亲密地互动。“由他去吧”才是鲁妮·玛拉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是富三代,但不做白富美
1985年,拥有意大利及爱尔兰血统的鲁妮·玛拉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名门望族家庭。祖父是职业美式足球匹兹堡钢人队创办人Arthur Joseph Rooney,曾祖父是纽约巨人队创始人Tim Mara,如果没有这两大家族的支持,每年的美国盛会——超级碗都将无法进行。“鲁妮”和“玛拉”分别是两个家族骄傲的姓氏,她还有一位同样是演员,并出名还早的姐姐凯特·玛拉,喜欢《纸牌屋》的剧迷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
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鲁妮却完全不走“名媛”的常规路,这也是美国人民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高中毕业后,她在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游学四个月,然后进入纽约大学,攻读心理学、国际社会政策与非营利组织课程。在纽约大学读书期间,一次关于非洲写作课程的研究,让鲁妮·玛拉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从事志愿者工作。在有着100万人口的基贝拉贫民窟帮助当地孤儿,并和孤儿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7年,鲁妮成立了“基贝拉的面孔”基金,之后和Uweza基金合并,成为如今的非营利组织Uweza援助基金会。作为基金会的主席,鲁妮说:“我知道我没法改变那里的生活,但最起码我可以帮助那些我关心的孩子。”
独特的气质、充满爆发力的演技加上肯为角色牺牲的拼劲,鲁妮·玛拉的电影之路走得顺风顺水。头顶戛纳影后的桂冠,鲁妮的未来显而易见地光明无比。虽然,《龙文身的女孩》续集拍摄已经夭折。但正如媒体预言,接下来的颁奖季上,不论是否拿奖,鲁妮·玛拉都绝对是红毯霸主,并成为各大品牌的心头爱。而这个充满个性的酷女孩照旧一脸淡然,“随他去吧,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