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娱乐八卦 > 明星绯闻 >

贾玲:穷爸爸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2)

  北漂岁月,爸爸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进入中戏,贾玲师从着名相声演员冯巩,也是冯巩最偏爱的弟子。每次回家,她总爱和父亲嘚瑟师傅是如何对她悉心教导的。于是父亲对那个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冯师傅”也爱屋及乌起来。有一年寒假结束返校,父亲特地准备了一大包襄阳特产:大头菜、金刚酥、黄酒等,让贾玲捎给“冯师傅”。这让贾玲很为难,一方面是小女孩的虚荣心,她觉得这些太老土的特产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手;另一方面,她想:这不是行贿吗?我哪能做这样的事儿呢?可是父亲执意让她带去,还在里面加了一张字条:“冯师傅,我女儿就拜托你了!磕头致谢!”一直到今天,父亲都不知道,那些特产贾玲并没有送给“冯师傅”,而是送给了与贾玲同宿舍的女生。而那张字条,贾玲留下来放在自己钱包的夹层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那时候,身在校园的贾玲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女孩子想要说相声,竟会那么难!

  大学四年转眼即过,男生的情况还算乐观,全国各个文艺团体分配分配也就能消化了,剩下的几个女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找工作成了难题。其实这也不怪用人单位,自古以来,相声都是男人的天下。作家池莉就曾经说过:“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来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郭德纲也说过:“女人说相声,禁忌太多了,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即使能说的话题,分寸也得掌握好了,太麻烦。”

  毕业快大半年了,贾玲也没找到个落脚的地方,在北京举目无亲,要吃要喝要租房子,日子过得很难。谁知,越是难,贾玲就越不服气:谁规定女孩子不能说相声?我不但要说,还要说个名堂出来!

  为了生存,贾玲到处跑场子,通常她都是和人家开门见山:“我是说相声的,你给我提供个舞台,如果观众不买账,我就自动滚蛋,如果有人喜欢,我就和你三七分成,你拿七我拿三!你看怎么样?”常常一场演出下来,她只能挣几十块钱,最少的一次,只分了七块钱,来回的路费都不够!

  但即便如此,这种跑场子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贾玲给饭馆刷过盘子,在酒吧当过服务员,去河北贩过葡萄,还给人写过剧本——没有电脑,就去网吧写。熬了好几个通宵,她写了一个10集的网络剧,谁知剧本给了人家,却一分钱没拿到,还因为拖欠租金被房东撵了出来,吃饭都成了问题。最后,她将自己的随身听卖了20块钱,就用这20块钱,每天面条咸菜生活了一个星期。为什么不向父亲伸手呢?贾玲说:“我爸也没钱,而且我不想让他知道我在北京混得不好,因为他一直都很相信我一定能成明星,我不想让他失望,所以宁可和姐姐要钱也不向爸爸伸手。”可贾玲不知道的是,姐姐给她寄的钱,其实都来自父亲。为了给女儿支援,父亲戒掉了烟酒,他对贾玲的姐姐说:“别告诉你妹妹,别让她有压力。”父女俩就这样相互隐瞒,不说破不追问,但却时刻准备着为对方倾尽全力。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在北京打拼的贾玲像一只笨熊一样到处乱撞,却撞不开一扇接纳自己的门。姐姐和父亲商量:“太苦了,让她回来吧,回来找份工作,一家人在一起也相互有个照应。”父亲理解贾玲,说:“再等等吧,她在坚持,我作为父亲更要坚持。”那一年的春天,父亲悄悄来了一趟北京,打听了很多人,终于找到冯巩,问道:“孩子太苦了,冯师傅你看这孩子是不是这块料儿?如果不是,我就带她回家了,别受罪了。”冯巩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眼含热泪的父亲,也动容了,说:“贾玲是个好苗子,让她在这里闯闯吧,你放心,我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帮她的。”听了冯巩这句话,父亲不再说什么,当天就买了回程票,在火车站给贾玲打了个电话:“你就踏踏实实在这里,不要有后顾之忧,爸爸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会全力支持你!”

  此后,贾玲成了冯巩的一块“心病”,他经常念叨:“怎么着我也得让这孩子饿不着肚子,租得起楼房呀。我得对她爸有个交代。”

  直到2010年,冯巩向姜昆推荐了贾玲和白凯南的相声《大话捧逗》。姜昆看了之后觉得不错,又推荐给春晚节目组。于是贾玲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向春晚进发的旅程。梦寐以求的机会就在眼前,这会儿的贾玲却分外冷静,她知道,不到最后一秒,事情随时都有变数。因此那时父亲打电话来问她在干啥,她都强忍住没有将这个消息透露。她担心万一没通过,父亲承受不起这样的失望。而给父亲一个最好的新年礼物,成了那段时间支撑着贾玲的最大动力。直播那天,上场前5分钟,贾玲才确信这次一定能登上春晚了,就给父亲发了条短信:老贾,看电视,你女儿在上面呢!

  那天,贾文田看着电视里的女儿,觉得梦想终于成了真,他老泪纵横,以至于都不知道女儿演了些啥。他反反复复只念叨着一句话:“这孩子,太苦了,终于熬出头了……”

本站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图片之家立场。系作者授权图片之家发表,若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热点排行

美女图片